来源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 刘雪)8月14日,随着“中远海运康乃馨”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79#泊位完成210吨甲醇加注作业,山东港口首单船用甲醇加注业务顺利落地。至此,山东港口已具备生物燃料、甲醇加注能力。
当前,全球航运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碳减排压力,国际海事组织的硫排放限制和碳强度指标等法规不断收紧,加快以绿色能源替代传统重油燃料、打造绿色港航成为大势所趋。
在此背景下,港口对绿色能源的服务能力,成为影响船公司燃料选择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。近年来,山东港口快速布局绿色燃料加注业务,积极抢占未来港航业发展先机。
在全球绿色航运转型浪潮中,作为国际航行船舶低碳转型的替代燃料,甲醇正以可控性强、适配性高的优势获得越来越多主流船东青睐。
挪威船级社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球共订造151艘替代燃料动力船舶,其中,甲醇动力40艘。目前,全球大型航运公司正加速甲醇动力船舶应用,我国也在加快甲醇燃料船技术规范制定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与生物燃料相比,甲醇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,其储存和加注需要专用设备和严格的安全管理。
当前全球仅有少数港口具备甲醇加注能力。山东港口于2024年11月取得绿色甲醇船用燃料作业资质,正式具备开展绿色甲醇船用燃料加注条件。
为确保首次加注业务顺利进行,山东港口青岛港与中远海运集运、中国船燃开展全流程协同。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方舟智能作为业务实施单位,与中国船燃青岛公司紧密对接,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港口经验,针对气候条件、政策环境、运营流程以及甲醇特性逐一破解技术与管理难题,构建了安全、高效的甲醇加注模式,为业务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可靠参考。
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